清华同衡建筑分院

ARCHITECTURAL DESIGN BRANCH

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
  • 中心概况

  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中心业务所
    • 获奖信息
  • 项目展示

  • 科研成果

  • 出版书籍

  • 联系我们

more

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

  • 文物资源对国土空间的价值赋能思考
  • 花园城市 | 跟随同衡专家和《数说北京》探访北...
  • 聚焦“迈向中国式现代化:规划的价值与作为”,2...
  • 规划年会 | 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报告观点集...
  • “两山”理念的济南探索——济南市南部山区国土空...
  • 文物资源对国土空间的价值赋能思考
  • 花园城市 | 跟随同衡专家和《数说北京》探访北...
  • 聚焦“迈向中国式现代化:规划的价值与作为”,2...
  • 规划年会 | 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报告观点集...
  • “两山”理念的济南探索——济南市南部山区国土空...
more
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
  • 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分院成立,守护文化...

  • 会议预告丨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·...

  • 会议预告丨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·...

  • 喜报!清华同衡城乡土地利用研究成果荣...

1234
  • 清华同衡获评“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测评机构”、“...
  • 构筑立体生态人居新范式,启幕深汕健康未来 ——...
  • 同衡快讯 | 《福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...
  • 中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次全...
  •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召开
  • 清华同衡获评“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测评机构”、“...
  • 构筑立体生态人居新范式,启幕深汕健康未来 ——...
  • 同衡快讯 | 《福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...
  • 中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次全...
  •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召开
推荐项目Project
  • 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试点项目

    项目基本情况1.光明楼17号楼首、二、三层尺寸39.10m*8.65m,每层建筑面积338.22㎡,...

  • 三里屯太古里商业立面改造项目

    本次改造涉及建筑立面与内部空间,引入现代美学与技术,但仍保留了原设计的特色,焕然一新却也能感到亲切。...

  •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

   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“标志性”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,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。树立...

  • 安阳县(示范区)生态走廊(一期)PP...

   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,做好方案核心创意;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,力图用比较抽...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项目案例 / 正文
昆明池概念性规划设计
2021年11月03日    清华同衡建筑设计四所

所属分类: 概念规划 商业综合体

项目地点:陕西省

设计单位:北京清华同衡

项目负责人: 刘智斌

完成时间:2021年

图片展示
项目简介

工程概况说明

项目区位优势明显,高速公路快速连接咸阳机场和高铁西安北站,并连接西安周边咸阳、铜川等城市形成一小时高速圈。现状用地紧邻西安绕城高速作为通往西安主城区的交通要道,基地紧邻城市干线沣泾大道南接京昆高速,地块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点,成为西咸新区对外的城市名片。

场地周边未来规划各类服务配套体系健全,星级酒店、商业、医疗、教育、公园等服务配套齐全完善,城市环境优美,景观旅游资源丰富。除公共设施及商业外,场地周围设有大量的住宅区,也为项目未来的发展带来稳定的人流奠定基础。


方案设计

设计愿景

构思:与昆明池一同构建城市级生态绿洲。

打造四季生态体验空间,室内雨林生态空间串联各功能区。

以人为本,探索和引导未来生态综合区的发展趋势。考虑未来健康生活的正真需求。

设计亮点

打造室内生态雨林。

建筑采用流线型屋顶,表达水的灵动与浪漫。

于近云汉广场展示面,结合建筑设计无边际泳池。

打造多主题灯光秀表演。

东西两侧依次起坡,通过多首层设计,实现人车分行。

生态雨林+创新商业

方案以“雨林体验+主题演艺”的未来生活场景化体验为IP,为其配置相关产业,带动整个片区循环发展(产,学,研一体化;演,游,娱,住,食,玩,购等多种业态)。

打造契合西咸新区创新发展方式的要求,及本片区生态创新属性的定位—“热带雨林”-生态健康,昆明池生态的延伸,与昆明池一起构建起城市级生态绿洲。“环境+演艺生态创新区“-带动片区,创新发展。

开放空间:开放界面,绿脉延续

南部昆明池绿带的延续,透过组团渗透到内部,汇聚放大,发散到每个外部界面。

生态规划与雨水系统

全面引入基于生态原则的雨洪管理措施,用生态工程替代传统的管道与排水沟系统。低环境影响策略的目标是模仿开发前的基地水文模式。分散的生态过滤与吸收景观在基地上形成整体网络,通过自然方式减少或移除沉积物与污染物,并且降低由不断增加的不透水表面带来的洪水威胁。

关于我们 | 组织结构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-25层 邮编:100085 电话:010-82819000 备案序号:京ICP备 05030709号-1

顶部

微博

微信